
2020年初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武汉成为全国舆论的中心。在这场疫情中,武汉的智慧城市设施发挥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据武汉市政务服务大数据局负责人介绍:“疫情期间,‘武汉战疫’健康码……等使用量巨大,武汉政务云平台数据访问量是平时的四五倍,中金数据武汉超算中心提供应急服务……”
尝到甜头的武汉市在今年6月8日审议了《武汉市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规划(2020—2022)》(送审稿)。规划提出,用三年时间构建城市“超级大脑”,打造新型智慧城市。武汉“超级大脑”将依托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聚焦政务服务、城市运行、政府办公、民生服务、企业服务、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,实现对城市的全面感知、智能分析、精准研判、协同指挥和应急处置。
项目概况
结合当前阶段武汉市信息化发展实际及城市未来发展需求,武汉市智慧城市基础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: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“三融五跨”为指引,以城市数据资源融合共享为主线,以“四大中枢”(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应用)为支撑,构建数据融合贯通、应用统一支撑、运行精准分析、指挥高效协同的智慧城市基础平台。通过全面汇聚城市运行中的各类数据,辅助开展全局分析和科学调度,广泛赋能城市运行、社会治理、民生服务等各领域,推动武汉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进入全国前列。
最开始49家智慧城市企业购买标书,报名武汉智慧城市项目,截止2020年9月21日10点整,最后实际投标的企业仅有5家,分别是:
1、顺丰科技(投标价格:3.53亿元)。
2、烽火科技—腾讯联合体(投标价格:3.50亿元)。
3、长江云通—浪潮联合体(投标价格:1.98亿元)。
4、神州数码(投标价格:1.79亿元)。
阿里—中国联通联合体(投标价格:1.69亿元)。
项目中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