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4日晚间,东方通信、东信和平、成都普天电缆股份联袂发布公告称,实际控制人中国普天正在与中国电科筹划重组事项,重组后中国普天整体产权将无偿划转进入中国电科,该方案尚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。
这也意味着,此前有关中国普天与中国信科的传闻破灭,而中国普天将迎来另一大型央企——中国电科,两个央企将启动重组,变身超级“通信航母”。
我们来看下,这两家公司是怎样的企业?
一、中国普天与中国电科
我们来看下,这两家公司是怎样的企业?首我们来看下两家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。
重组后,将有16家上市公司。这些上市公司,与我们弱电行业合作非常紧密。
1、中国普天
百年普天,普天的历史悠久,中国普天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清政府在官办电话局设立铜匠处,专门负责为皇宫修理电话。这个小小的铜匠处就是中国普天所属北京通信设备厂的前身,也就是普天出资企业——首信集团的前身,由此拉开了中国通信制造业发展的序幕。
中国普天为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,旗下有5家上市公司,其主营业务为通信制造业、行业电子信息化应用、广电通信与信息化。集团在京津冀经济圈、长江三角洲、珠江三角洲、中西部地区和国外均建立了研发和产业基地,产品和服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目前,中国普天旗下有5家上市企业,俗称“普天系”,分别为东方通信(600776)、东信B股(900941)、成都普天电缆(01202HK)、宁通信B(200468),东信和平(002017)。
2、中国电科
中国电科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,拥有电子信息领域完备的科研创新体系,在国内军工电子和网信领域占据技术主导地位,经2017年重组改制后,目前拥有47家国家级研究院所,11家上市公司在内的400余家企业事业单位,3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,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,8个国家构成技术中心。是国内唯一覆盖电子信息全部领域的大型科技集团。
其中我们弱电人接触最多的海康威视,也是中国电科旗下的上市公司。
从市场反应来看,资金对前述两家央企重组普遍看好,截至2月25日收盘,东方通信涨停,报13.22元;东信和平报10.78元,涨幅4.05%。在业务板块上,中国电科与中国普天也存在一定的互补性,更重要的是,在信息通信领域,中国电科在央企中的实力是最强的。
二、重组后小结
事实上,市场对中国普天的重组并不意外,此前就多有合并的消息传出。
早在2019年,此前在中国信科任职的吕卫平履新普天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,就被市场解读为普天和信科的重组前奏。
两年过去了,重组传闻终于落地,接手方揭晓:为中国电科集团。
中国电科已拥有包括47家国家级研究院所、11家上市公司在内的500余家企事业单位;拥有员工20余万名;拥有3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、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。持续多年入选《财富》世界500强,2020年位列第381位。
在科技领域,中国电科一直走在前沿,包括聚力突破先进材料、高端芯片、核心元器件、高端制造装备等领域,超前布局无人智能、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等。
而中国普天,作为曾经信息通信领域的领跑者并未抓住5G机遇,近年来,随着越来越多的后者入局,逐渐丧失了竞争力。旗下上市公司普遍业绩低迷,原上市公司上海普天于2019年退市到新三板。
国此,重组后资源普天与中国电科有望互补,中国电科在电子信息领域拥有完备的科研创新体系,研究院众多,普天拥有完善的产品生产线和市场渠道,正好可以有所结合。
据银河证券测算,本次合并共涉及约15家上市公司,合并后总市值达6403亿元,2019年营收942亿元,归母净利润136亿元。中国普天旗下上市公司包括东方通信、东信和平、成都普天电缆和南京普天通信等4家上市公司,涉及行业包括移动通信设备、智能卡产品和电缆等。截至2021年2月24日,总市值达178.96亿元,2019年营收总计56.43亿元。
中国电科旗下上市公司包括海康威视、国睿科技和卫士通等,截至2021年2月24日,总市值达6224.89亿元,2019年营收总计885.95亿元。合并后两大集团有望加强内部协同能力,资源更加有效分配。总体来说,重组后成效非常明显,对标世界一流。